常看到很多人問,RAVENOL那麼多個系列不知道怎麼挑
台灣比較常看到的大概就是FO、HLS、DXG、REP、VMP 這幾種
(FO跟DXG的HTHS 3.5以下,屬於節能型的機油,不在這討論的範圍內)
一般來說H開頭的都是第三類的基礎油,也就是比較基本款的系列
18年開始德國法規已經規定沒有第四類以上基礎油不能標示全合成
所以FO跟H系列都被打回原形,標籤上都只有 SYNTHETISCES (合成) 並非 VOLLSYNTHETISCHES (全合成)
當然除了德國還是很多地方第三類還是可以標示全合成
例如: 台灣
台灣的法規連部分合成的機油,都可以標示全合成,有哪幾個牌子就不多說
建議車友學會看原文標籤,而不是看中文標
還有礦物油標全合成的.....
上述這一點中華潤滑油,真的算比較誠實的廠商
結束這個話題,不是本篇的重點
回歸正題
那上面的圖很明顯可以看到,VMP有USVO 、HLS 沒有
我們來德國公佈的圖來說明,雖然不是5W-30的數據但這樣看應該也猜的到大概
最新USVO®技術,不使用黏度增進劑的條件下,達成極高的VI穩定表現。
RCS 、VST 兩隻 5W40和 一般使用黏度增進劑5W-40機油,行駛10000公里時黏度變化。
測試車輛是BMW 4.4 V8雙渦輪增壓引擎
那CleanSynto®技術差在哪裡?
簡單來說就是減少灰質及汙染物的產生,不會被汙染物影響機油潤滑度 ,來達到更保護引擎
至於認證部份請看下圖
我們拿HONDA CRV5代的原廠手冊機油規範來說明
API SM 或是等級更高的節能機油
VMP的認證規範等級明顯比原廠規定的高很多
並非不能使用的機油,日本車的規範幾乎都是跟HONDA一樣只要API 以上
VMP 可能短時間內不會去註冊API
但是API的等級基本上就是幼稚園的畢業證書
沒有太大的作用
API只要錢去基本上阿狗阿貓都可以過
VW 504.00/507.00就可能不是那麼簡單
VW的認證可以說是這個級距裡面最高的等級,沒有之一
很多車友會擔心原廠不買單,甚至還有店家在恐怖行銷說沒API會怎樣
其實只要會舉證,基本上保固還是都會有
API認證以上,沒有規定只能用爛的吧?
圖上的差距不是只有一點而已
那HLS跟VMP 最高的認證差距有多少?
API 跟 BMW LL-04 就不用理它完全找不到
主要的差異就是MB 229.52 跟 VW 504/507 的差距
MB 229.51跟MB 2295.2 的要求規範,剪力及灰質並沒有改變
主要是節能及機油長效的部份比較突出
VW 504/507則是潤滑度及減少碳排放量還是比較優秀一點
若照上面的CleanSynto®技術來說,減少汙染物一樣可以達到潤滑及延長機油壽命
但是潤滑度這個數據,應該就是機油的命根才對....
MB229.52 這個認證主打還是歐洲的六期環保跟節能的區塊
省油就不會有力
有力就不會省油
我想這應該是千苦不變的道理
而且 賓士原廠的性能車 M156、M276、M256 引擎 (63、53、43車型)
引擎都不能使用229.52的認證
如果有人說他的是性能油而且還有229.52認證
那八成是唬爛的~~
看看車隊選的就知道
AUDI RS3 車隊選VMP
BMW M4 車隊選RSP
一定是有原因的
至於喜歡看性狀上面的數據車友,可能要失望了
改版後VMP雖然流動性比HLS ,VI值 也高於HLS 但是這些都不能代表機油的表現
只能表示黏稠度而已
為什麼會這樣說? 不是VI值越高越耐用嗎?
好~~
你可以去翻看看美孚0W-20 還有新日本跟出光的0W-20
VI值 隨便都破200....
你說這幾隻有比較耐用嗎?
並沒有
補上AUDI RS3 LMS 原廠使用手冊的規範
RS3 LMS 已經是廠車等級,工程師絕對比自稱專家的網路賣家還值得信任